北京东岳庙

北京东岳庙是中国北方著名的道教正一道宫观,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它以供奉“东岳泰山神”——东岳大帝为主,是中国三大东岳庙(另外两座是山东泰安岱庙和山西洪洞东岳庙)之一,也是华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东岳庙。

以下是关于北京东岳庙的一些主要信息:

  1. 历史渊源 :

    • 始建于元代: 由元代著名道士、玄教创始人张留孙及其弟子吴全节奉敕兴建。张留孙被元成宗封为“玄教大宗师”。
    • 工程始于元延祐六年(1319年),至元至治三年(1323年)基本建成。
    • 明清时期: 历代多有修缮和扩建,受到皇室的重视和支持,香火鼎盛。
    • 近代与现代: 曾一度衰败,部分建筑被占用。改革开放后,逐步得到修复和保护。

  2. 供奉主神:

    • 东岳大帝: 即泰山神。泰山为五岳之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崇高,被认为是“群山之祖,五岳之宗,天帝之孙,神灵之府”。
    • 东岳大帝被认为是掌管人间生死祸福、幽冥之事、赏善罚恶的最高神祇之一,统辖地府七十六司(或称七十五司)。

  3. 建筑布局与主要殿堂:

    • 北京东岳庙坐北朝南,建筑宏伟,布局严谨,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宫观建筑风格。
    • 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包括:

      • 琉璃牌楼 : 位于庙前神路街上,非常精美。
      • 山门
      • 戟门
      • 岱岳宝殿: 东岳庙的主殿,供奉东岳大帝。殿内气势恢宏,神像庄严。
      • 育德殿 : 后罩楼,供奉东岳大帝的后妃淑明坤德皇后。

    • 东西两侧有配殿和廊庑,其中最著名的是七十六司

  4. 特色与看点:

    • 七十六司 : 这是东岳庙最具特色的部分。东西两侧廊庑内供奉着东岳大帝麾下管理人间各种事务的七十六个部门的神祇,如速报司、积财司、轮回司、地狱司等。每个司都有生动的泥塑神像,展现了道教对阴曹地府和人间百态的想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 碑林: 庙内保存了大量元、明、清三代的石碑,其中不乏珍品,如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实际为其子赵雍所书,但常被误认为赵孟頫)书写的《张天师神道碑》(也称《张公碑》)等,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和史料价值。
    • 福禄寿喜碑: 一块将“福、禄、寿、喜”四个字巧妙组合在一起的石碑,是游客喜爱的拍照点。
    • 道教文化: 作为重要的道教活动场所,可以感受到浓厚的道教文化氛围。

  5. 现状与功能:

    • 北京民俗博物馆: 北京东岳庙现在也是北京民俗博物馆的所在地,馆内常年举办各种与北京民俗文化相关的展览,如节庆习俗、人生礼仪、民间工艺等。
    • 宗教活动场所 : 仍然是道教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尤其在一些重要的道教节日或东岳庙庙会期间,香火旺盛。
    • 文化旅游景点: 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参观,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教信仰。

  6. 地理位置:

    • 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北京东岳庙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宫观,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雕塑、书法艺术以及民俗信仰的重要实物例证。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道教或北京民俗感兴趣,这里是一个非常值得参观的地方。

返回顶部